确定下由蘇哲負責教育後,王康便開始編著教材。
這個教材是将作為新學所用,為此王康還專門召集,成立了教材編著組。
他是有着前世的經驗與想法。
但具體還要結合當下時情,因地制宜。
編著組由王康親任組長,并有蘇哲,駱賓,劉保同等這些陽州書院學子組成。
大家彙聚,集體讨論......
暫定的主要課程為,語文,算術,科學,地理,
語文則是包含現時經義,文章,詩詞,策論,當然教材中,是去其糟粕,隻留精華。
繁文儒墨,全部去除。
選取經典,重在講解如何發散思維,理解其意,而不是生搬硬套......
算術,也就是數學。
在這其中,王康将前世的一些精簡方式編入,并引入了阿拉伯數字,簡單,方便。
還有加入了珠心算的課程......
科學,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王康做了一番解釋後,大家才是明白,
這是一個涵蓋,會在教材中,加入一些日常所見,但又解釋不通的事情,會在其中參雜簡單的,物理,化學等知識......
編著持續了兩天三夜,才是結束訂稿,交由富陽小報那邊排版印刷。
而在這期間,新學的教務組,也開始安排。
并且在新奉縣成立教育部,由蘇哲擔任部長,并兼任新學的校長。
一切都走向系統化,正規化。
新的學校,王康早已經安排建設,目前也快完成。
在這幾日的籌備中,每日一個時辰的啟蒙教育也初顯成果。
三字經,在新奉縣廣泛傳播,人們在幹活之餘,閑暇之餘,口口背誦。
因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不止是在新奉縣,甚至在周邊的陽州城,都有傳播。
它的影響,逐漸深遠,引起廣泛關注,書生學子,也參與到讨論中。
蒙學第一書,
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陽州書院,蔡禾宣布将此引用為書院必學。
這樣使得王康的名字,也因三字經的傳播,再一次火爆。
算上早前的生僻字,又加上三字經,王康已經有兩篇,成為書院必學。
這可是難得的殊榮。
若是老學究所作,大家也能理解,但這卻是一個敗家子所作,讓人不由生出一陣荒誕之感......
外界的紛雜,王康不予理會,他還奔波在新奉縣各處,安排着建設事宜。
各區的規劃建設都已經開始。
在今天,新奉縣縣衙,也将拆除,将要在原址上,新建辦公大樓。
按照現在的進度,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奉縣的大體建設,就會完成......
而在此之際,新奉縣外,入縣的隧道口,出現了兩個陌生的面孔。
其中一位穿着富貴,年紀在四十往上,一副富商的氣質。
而在他的身邊,還跟着一個三十左右,如是富商身邊随從。
這兩人皆是站在隧道外,好奇的看着來往的人流。
這裡是陽州城外的南郊,新奉縣的入口。
隧道口的兩邊都有兵卒把守,從口中延伸出來一段站台。
“奇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