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目前的重心依舊是救濟難民。
王康下令各地必須主抓,包括建立臨時安置處,施粥救民等措施。
可真正在處理時,才發現難民太多了,救濟面臨很大的壓力。
好在之前搭建的大棚有了進展,合适耕種的糧食還沒有找到,還在試驗當中,所以隻能種一些時令蔬菜......
這隻能慢慢來。
王康已經是盡力了,熬過這個冬天,相信就會好很多。
蘇哲上任,也開展了學務。
因為基礎太差,一切都要從頭來。
首要做的就是辦學。
新律倡導有教無類,不設門檻,也是為了增強人們自主學習意識。
以朝廷的名義開設學堂。
有很多老師都是從新奉城帶來的,他們都接受過新式教育,能夠最快的上手。
同時,對于一些已經年長,教授難度很大的,還設立了專業的學堂,教授一技之長......
而這些都有一個前提,是要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朝廷的政令。
王康将富陽小報的班底拉了過來,專門成立了一個負責宣傳的衙司,并且還開辦了大秦官報!
曾經富陽小報的小編,筆名為筆下生花的林舟,成了第一任主官。
其實這也是加強統治的一種手段,控制輿論,掌握人心。
目前是在壽春進行,等慢慢發展起來,就可擴展至地方,王康相信這些都能夠實現......
隻不過在初期,這些都是要砸錢。
尤其是開設學堂,相應的設施,教員等都需要花錢。
很多人都不理解,王康為什麼要投入如此之多來做這些事情。
現在财政壓力緊張,這件事情完全可以等舒緩開了再進行。
可王康卻依舊如此。
在他看來,這才是事關國家發展的基石。
畢竟,科教興國。
這是不變的真理。
王康就是在向這方面發展。
連日來,朝廷官員以及城民百姓都有一個感受,那就是變化。
每天都有新的政令,都有新的變化。
在朝廷的全力支持下,第一所學堂已經建立,并且開課。
這曾經是一個貴族的大宅,經過修繕啟用,可同時容納三百名學生上課。
開學當天,萬人空巷,王康還親自去題了詞。
這注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天,因為這意味着貴族壟斷式的教育徹底被打破。
新學堂,三百名學生中從七八歲的孩童,到中青年皆有,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大部分都來自于普通家庭,甚至是窮苦家庭!
而且這還是屬于義務教育範疇,支出都由朝廷承擔!
這顯然是一大創舉!
而這也不過是一個縮影,近日來各種政令層出不窮,每一條都事關國家大事,每一條都是新的改變。
新朝如同是一個龐大的機器在快速運轉,散發着活力,也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希望......
很多人都覺得難以置信,這位陛下是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想法?
人們都相信,在他的帶領下,大秦将會成為最強盛的王朝!
各項進展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王安已經回到壽春,在這個時候立太子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