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王府中,欽差高坐上位,整個大堂中人數雖然不多,但是絕對是個個都是壽王府中的核心人物,此刻的欽差大人看着再也沒有當初在成都城外的傲慢與驕傲,反而是一臉笑意的看着面前的壽王與壽王妃兩人,笑着說道:“長安一别,一月有餘,不知壽王與壽王妃一切安好?
”
既然面前的欽差不跟自己擺官譜,李清也樂得清靜,畢竟沒事誰也沒有受虐的傾向,雖然說自己是個王爺,但是一個落魄被貶的失勢王爺面對着如今正受皇恩的欽差大人,想要直起腰杆,也是難上加難的。
雖然上任壽王不喜政事,但是常年在宮中長大的壽王自然清楚凡是能夠代表皇帝外出視察喧旨的宦官,在宮中一般都是位高權重備受器重的公公,李清終究還是低估了面前這位在興慶宮中的地位。
當初僅僅隻是平等的相交以及略有意圖的攀談,并沒有因為他身體上的殘疾而像其他人輕視與他,誰能想到今日赢得他如此的相待?
其實這隻是李清的簡單想法,由于身體上的殘疾這位公公本就内心自卑,雖然位高權重走到哪裡都是卑躬屈膝受人奉承,但是他又何嘗不知道這些人對他僅僅隻是表面的恭敬,在他們的内心深處還是看不起自己這個身體上殘疾的“男人”。
但是公公可以清楚地發現面前的壽王面對自己的時候并沒有半點輕蔑之色,而是發自内心的真心相交,這點讓公公很是感激,常年察言觀色的他不認為自己會看錯面前的年輕壽王。
左顧右盼,看了看一旁的在場的王鉷幾人,這位公公終于開口說道:“壽王殿下,還是讓這些人下去吧!
”接下來的事情,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知道此人也是為了自己着想,李清于是揮手示意他們退下,頓時本就十分寬敞的頓時變得更加清冷。
等到所有人都散去,一身紫紅衣袍的公公終于從懷中掏出一卷聖旨,看着面前的壽王與壽王妃開口說道:“奉天承運,陛下敕曰:壽王初到劍南,諸事還需處理,國事為重,此次除夕,壽王不必回京述職,一切以軍事為重!
”
聽到是敕曰,僅僅隻有李清一人雙膝跪下,另外的韋嫣語并未跪下,因為雖說都是聖旨,但是聖旨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頒發給個人的,一種是昭告天下的,類似的這種“敕旨”,一般都是皇帝下發給王公大臣的命令,這種聖旨僅僅隻需要戒指的人下跪即可,其他的人無需行此大禮。
這就是盛唐的開放,雖然做不到人人平等,但是相比于以後的一些王朝,“處處是請安,官大一級壓死人”的封建傳統,唐朝的确具有他獨具一格的開放性,那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王朝風範,是往後的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媲美的。
至于另一種“诏曰”的聖旨,則是皇帝用來昭告天下宣布國家大事以及一些重要舉措的,面對着這種聖旨,隻要是在場的人,無論是王侯将相,亦或是販夫走卒,統統都要下跪。
李清此刻糾結的卻不是聖旨的種類,而是聖旨的内容,站起身來,一臉苦笑的看着面前繡着雙龍騰雲圖的聖旨歎道:“看樣子,父皇是不想讓我再回到長安了!
”到了此刻,李清才明白面前的公公為何選擇揮退所有人。
這樣的聖旨,若是傳到外面,對于自己的聲望絕對是一個緻命的打擊,其實此人本來應該剛到成都就宣布這道聖旨的,但是他選擇了迂回之策,既不違背皇命,又盡量減少對自己的傷害,倒也算是煞費一番苦心。
若是說,第一次李清與之相交是抱有目的的,但是現在的李清是真真正正的把此人看做自己的朋友,畢竟,錦上添花者從來不缺,少的卻是雪中送炭之人,如今的長安誰人不知壽王的落魄出盡,長安的達官顯貴人人避壽王唯恐不及,面前的公公卻可以放下身段與自己結交,實屬不易。
也許是看出了李清的苦惱,公公開口安慰道:“殿下不必如此介懷,其實陛下對壽王殿下還是十分挂念的,别的不說,就說壽王的府邸就是最好的證明,以前的鄂王府、光王府以及前太子李瑛的府邸,如今紛紛被賞賜給京中的達官顯貴亦或是備受器重的王子皇孫,唯獨殿下您的壽王府,依然安穩的伫立在那裡,再也沒有新的主人。
”
“殿下應該知道,您的壽王府在整個長安城中都算得上頂尖,與興慶宮僅僅隻有一牆之隔,這樣的豪宅不知道有多少備受器重的大臣亦或是手握實權的皇子惦記,但是當今陛下,愣是一次次拒絕他們的請求,這還是說明陛下始終記挂着壽王殿下您的!
”
雖然知道這僅僅是安慰的話,但是聽到這些,李清内心無疑安慰許多,暗自嘲笑自己,不知不覺自己已經漸漸适應了這個角色。
“說起來,公公與本王也算得上是老相識,到現在本王還不知道公公的名諱,真是不應該,還有就是,為何此次這麼巧,兩次前往我壽王府宣旨的都是同一個人?
”李清一臉好奇的看着面前的公公疑問道。
此人笑着說道:“小人身份卑微,殿下不知實屬正常,小人姓邊名令誠,至于此次前來喧旨,并不是湊巧,而是得知此次任務是前來成都向壽王喧旨,小人特意向陛下請旨擔當此次的欽差!
“
聽到此人的回到,饒是李清一向處變不驚的心态,也是一臉的驚愕,李清真的沒有想到面前的這位竟然是鼎鼎有名的邊令誠,那個潼關城下親手斬去高仙芝、封常清的人頭,間接導緻大唐潼關失守,險些覆滅大唐河山的邊令誠。
看着面前的這人面白無須,略顯英俊的中年男子,在李清的印象中邊令誠應該是一臉邪異,雙目轉動,狡詐如狐的人,李清真的很難将兩者聯系到一起!
看着面前的李清一臉驚愕猶如見鬼一般的神情,邊令誠一臉不解的說道:"可是下官說錯什麼,讓殿下如此驚異?
"
聽到邊令誠問話,李清終于回過神來,看着此刻緊盯着自己的兩人解釋道:"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是本王失态了!
"
盡管明知道面前的這位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宦官,但是看到對方那一臉的真誠,以及不遠千裡奔波來到成都,李清選擇這次選擇相信自己的眼睛,既然已經是朋友,李清就不會因為史書上的隻言片語而去疏遠真誠對待自己的朋友。
看着面前的邊令誠,李清提醒道:“如今成都形勢複雜,斷不可洩露你我之間的關系,若是被鮮于仲通知道,恐怕他會将計劃往後推遲,這對本王十分不利!
”
聽到李清的叮囑,邊令誠并未多問,僅僅隻是了然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