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無論是延王李玢還是棣王李琰都沒有打算告知這件事情的真相,畢竟兩人如此做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他們同樣有着自己的目的,如今十王僅存其七,大皇子郯王向來深居簡出不問正事,朝堂之上也僅僅隻剩下六王,若是如此時刻,再被太子一黨和永王一黨聯手将壽王驅逐出十王的序列,到時候唇亡齒寒,在十王之中實力相對弱小的兩人同樣難逃被驅逐的命運。
當初的十王之所以能夠安然相處,自然是有着各方勢力制衡,前太子李瑛雖然貴為太子,身後更是有着光王鄂王追随,但是奈何無論論起手段還是心機前太子李瑛都遠遠無法與如今的太子相提并論,而且那時候,前太子李瑛還有着壽王一黨的制衡,當初壽王雖然不是太子但是若真的要論起權勢,恐怕就算是聯合了光、鄂二王的太子李瑛也無法與太子一黨相提并論。
如今的太子日漸強勢,永王雖然空有實力但是奈何沒有半點遠見,不知道兔死狐悲的永王不僅沒有選擇與自己兩人聯手,反而變相的處處欺壓自己,可憐他不知道,一旦自己兩人被太子一黨驅逐出去,剩下的永王面對着太子的滔天手腕依然難逃驅逐的命運。
無奈至極的兩人隻好退而求其次,将目光投向壽王,雖然相比于在京城之中的勢力如今被變相放逐的壽王遠遠無法比永王相提并論,但是如今兩人清楚地知道壽王身邊可不是孤身一人,有着首輔宰相李林甫的支持的壽王絕對有實力與太子一黨扳手腕。
而且更讓二王放心的是那就是此次返京壽王的所作所為相比于以往的儒雅和善要狠辣果決成熟許多,如今對于兩人而言,壽王越是強勢對于兩人的好處越大,因為有着壽王在面前擋住太子的鋒芒,自己兩人也就變相安全下來。
而且,就目前而言,有着丞相在背後支持的壽王一黨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擊垮的,雖然利用了壽王,不過兩人并沒有半點愧疚之意,生在皇家之中的他們在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同時又親眼見識過了太多的兄弟相殘、爾虞我詐,他們相信,就算壽王知道兩人的打算,也不會拒絕,因為目前的十王之中的形勢注定了再也保持不了以往的那種祥和平靜的狀态。
分則各個擊潰,合則利,無論是對于壽王還是對于延王和棣王而言,如今唯有聯合起來,才能在永王和太子一黨的相互傾軋的夾縫中求得一線生機。
面前的壽王既然已經猜的八九不離十,延王也就沒有了在賣弄的心思,爽朗的開口說道:“壽王果然心思缜密,面前的這位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前太子四子李俅當初太子出事,父皇法外開恩僅僅處死太子一人,李俅被過繼給郯王,三月之前剛滿十八周歲,大皇子特向陛下請旨,李俅也就被冊封為嗣慶王!
”
“壽王如今奉命鎮守邊關,對于京城之事,不知道也屬正常,隻是,大皇子早年跌落馬下,面目損傷,多年來一直深居簡出,如此重大場合,大皇子理應出席,但是就在昨日大皇子親自入宮以“面目損傷、有損國威”之由向父皇請求有養子嗣慶王代自己出席祭祀。
“
說到此處,延王點了點頭,不無感慨地說道:”這些年來,因為面部損傷,大皇子即使貴為長子,但是依然沒有參與半點國事,更是失去了競争儲君之位的資格,所以父皇對于大皇子一直都抱有愧疚之意,這次大皇子請求,考慮到如今嗣慶王已經算得上郯王之子,再加上李俅年滿十八,正式封王,子代父職,也沒有什麼不妥之處,父皇也就當場答應了。
“
不得不說,郯王的确将嗣慶王這個唯一的子嗣方才心底了,這些年裡郯王雖然沒有參與政事,但是身為皇長子,郯王自然清楚,越是重大儀式,越是要站在顯眼之處,這樣才能引起百官的注意,引人注意,方才有人扶持,有人扶持日後才能取得高位。
對于延王的感慨李清雖然沒有發表意見,但是依然不自覺地點了點頭,延王分析的很有道理,沒有想到郯王竟然對嗣慶王如此寵愛,不僅親自入宮請求陛下冊封李俅為王,如今更為李俅尋得如此重大的機遇,要知道同為前太子之子,李俅以前的幾位兄弟可沒有李俅這份好運氣,有着貴為十王之首的郯王照拂。
那幾人不要說封王,恐怕在深宮之中也是受盡欺負,畢竟前太子李瑛是以兵變之罪被陛下賜死,罪人之子會受到怎樣的待遇可想而知。
看了遠處嗣慶王的背影,李清心中逐漸明朗,當年太子名義上雖然是兵變緻死,但是誰都知道當初太子雖然魯莽但是兵變叛亂的事情還是不敢做的,而且大唐權力核心層的人都知道當初太子以及光、鄂二王被賜死的背後武惠妃可是沒少出力,而武惠妃這樣做,完全都是為了扶持李清登上太子之位。
如今武惠妃已死,這個嗣慶王自然而然的把仇恨轉移到自己身上,嗣慶王并不可怕,真正令李清忌憚的是站在嗣慶王身後的皇長子郯王,雖然沒有與郯王打過交道,但是這些年來,郯王深居簡出,沒有出現在朝堂之上,卻能夠穩居十王之首,其手段和心機恐怕就是比起太子也不逞多讓。
李清可不相信太子和永王是老實本分之人,若是郯王沒有半點手段,僅僅憑借着皇長子的身份和皇帝心中的那點愧疚之意,想要穩居十王之首,明顯不可能。
苦笑一聲,都忍不住懷疑自己的人品,就目前而言,七王之中,除了身旁的延王以及不遠處的棣王,剩下的四位一等親王貌似已經得罪完了,饒是以李清的心态都忍不住感到一陣頭大。
十王之中的任何一人放在外面都是呼風喚雨權勢滔天之輩,但是自己一口氣竟然得罪了四人,李清不由得為自己能夠活到現在而感到慶幸。
但是,别人不清楚,李清可是清楚的知道,無論是太子還是永王,以及如今的郯王,全都不是李清故意惹事,而是麻煩事自動找到李清身上。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