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情理之中
大燕京都王公貴族收到盛王府的帖子,頓時炸開鍋:盛王府一下子收養了三個孩子作為嫡子養在王妃名下,在盛王明明有子嗣的情況下,竟然如此行徑,不說跌掉大家眼球,但也夠人八卦很久了。
甚至有人在猜測,阮娘的孩子說不定不是盛王的皿脈呢。
這種事并非空穴來風,原因也被大家分析的有鼻子有眼兒,一則,阮娘是進過宮的,而且懷孕後還進過宮,二則,盛王爺跟王妃多年都沒有孩子,這種事怎麼能單方面說都是王妃的問題?
說不定其實是盛王爺也有問題呢。
也因為這種種猜測,所以出席這過繼宴席的人就格外的齊全,幾乎到了一貼難求的地步。
随國公帶着陳霧進來,看了看眼中冒着八卦之光的衆人,心裡苦笑,今日之事,不論成與不成,他都是将随國公府架到火上,端看盛王爺之怒能不能将皇上撬動了。
再看一眼穩坐在正席上的宗人府宗令,這位也是一位老滑頭了,臨來之前,他在去拜訪還是不去之間徘徊了良久,又專門去打聽了宗令從皇宮出來後的情形,發現宗令并不多麼高興,他立即決定不去拜訪了。
要知道宗令可是最好說話的人,在随國公看來是比自己還沒有原則的一位,能把宗令惹得心生悶氣,可見皇上還是做了些什麼。
随國公判斷,宗令不高興有九成是因為盛王府過繼子嗣之事。
既然盛王惹了宗令不高興,那麼随國公就不想去惹宗令了,免得讓宗令的心再偏向盛王。
可不能給宗令送禮,對于随國公這種“随和大度視金錢如糞土”的好人來說,實在太痛苦了,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折中了一下,給随國公夫人供奉的菩薩上香,悄悄祝禱:“菩薩一定保佑,保佑阮娘順利的跟着那隻小霸王回陳國,保佑孩子能留在王府,要是阮娘跟孩子都走了,盛王爺沒準會拆了國公府的,到時候國公府流皿漂橹,一定也不是菩薩願意看到的,是吧?
”最後,又低聲嘟囔:“如若能順遂心意,信男一定給菩薩重塑金身……”
随國公做完這些,又特意帶着重禮拜訪了往日交好的幾家勳貴,這才有底氣帶着陳霧來盛王府。
陳霧容貌不俗,一進來東張西望,但一點也沒引起大家反感,反而有不少人都在看他,小聲議論他的容貌。
過繼子嗣的酒宴又不同于孩子的滿月酒,這才來的人很多,幾乎全京都的達官顯貴都到了。
也虧了盛王府大,酒宴一直從前院擺到後院,開了二百多桌,光在偏院中搭起來的竈頭就有一百多個……
京都今日的各大酒樓都歇業,沒辦法廚子們都被盛王府請走了。
陳霧就問随國公:“咱們坐哪兒?
”要是沒地方坐,他就往裡頭去看看阿姐跟小外甥。
随國公四周轉了一圈,決定離宗令近一點,這樣等一會兒過繼的事辦妥了,他也好立即上前說話。
其實,今日随國公也是衆人關注的焦點。
有人見了他來,都在私底下傳話:“原以為他會臊得不能來呢!
”畢竟盛王府不辦滿月酒,卻辦過繼宴,這分明就是打随國公的臉。
要是尋常,随國公也肯定不會來,但人生總是這樣,沒有最痛苦,隻有更痛苦,跟被陳霧折騰相比,出門挨臊實在太算不上事兒了!
随國公坐定之後,陳霧也緊跟着他坐下,左右相熟的人問:“國公爺怎麼沒帶世子過來?
”
随國公笑着敷衍:“夫人有些不舒服,世子在身邊服侍。
”尼瑪國公府搭上他一個也就算了,再把世子搭進來,祖宗們會在夜裡找他聊天的!
陳霧已經拿起筷子撿着面前的幹果涼菜碟子開始吃了起來。
同座的人一陣沉默,陳霧警覺,很快發現了,見大家都盯着他的筷子,便笑道:“怎麼,不可以吃嗎?
”
大家被他的笑臉閃的各自内心小鹿亂撞,紛紛道:“能吃,能吃。
”有一個拿筷子,其他人也立即跟着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不多時,盛王林兆和攜手王妃,後頭帶着要過繼過來的三個孩子一同出來,孩子們都有各自乳娘抱着,穿的簇新又體面。
林兆和先謝了大家賞臉參加過繼宴席,就帶着孩子們往宗祠去,開宗祠,把三個孩子過繼入譜,按照年紀大小,正式成為他的嫡子。
林兆和為這幾個孩子取名林宜宏,林宜軒,林宜棟,王妃見他竟然用林氏輩分命名,此時心裡才覺得稍稍平衡,見林兆和面無表情,不像高興的樣子,就做小伏低道:“王爺,将酒宴擺在今日,實則是最近隻有這一個好日子……”
林兆和“嗯”了一聲,擱下毛筆,接過一旁白總管遞來的帕子擦了手,夫妻倆帶着孩子們再跪拜祖宗,這就算禮成了。
宗令那邊也會将這三個孩子的名寫入玉牒,這樣,就算以後王妃生了嫡子,也是要排在這三個嫡子後頭了。
林兆和帶了衆人出去,再度拜謝莅臨的各位賓客,這就算禮成了。
接下來王妃帶着孩子們去了後頭,林兆和則留在前院待客。
陳霧在桌子下頭,踢了踢随國公的小腿,悄聲問:“這樣就砸實了吧?
!
”
随國公心裡念了一聲“佛祖保佑”,端着酒杯站了起來:“王爺今日大喜,老朽也替王爺高興,先飲一杯,王爺請随意!
”
随國公是林兆和名義上的嶽父,縱然平日裡名聲不是多麼清明,可這種時候,林兆和也不想故意折辱,就起身端了酒杯道謝。
本以為喝完,大家就重新入座了,誰知随國公卻放下酒杯拱手對了宗令道:“今日老朽替盛王爺高興,卻也有一事在心裡不吐不快,懇請宗令大人給評一評禮。
”
此話一出,阖院在座諸人都一靜。
随國公發招,在衆人意料之外,然而仔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