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意識到的寶藏,也隻是相對于他個人來說,若不是因為擁有召喚系統,這個所謂的“寶藏”也就無法成立。
那麼劉辯所謂的“寶藏”到底是什麼東西?
答案就是關東聯軍,十八路諸侯!
哇哈哈,這裡可是有曹操、袁紹、公孫瓒、孫堅等雄踞一方的諸侯,還有劉備、關羽、張飛等各項數值近百的牛人,還有顔良、文醜這樣的河北猛将,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樣的善戰之士,還有亂七八糟的諸侯,以及諸侯手下的文武幕僚……
這不是一座金燦燦的寶藏又是什麼?
隻要自己動動心思,把十八路諸侯及手下的愉悅點賺到手,恐怕最少也得四五百吧?
這豈不是意味着分分鐘鐘就可以召喚出四五個曆史名将出來,倘若這樣的話,在其他諸侯還沒崛起的情況下,手握精兵強将再加上坐擁江東,這天下霸主就沒什麼懸念了吧?
想到這裡,劉辯的心裡幾乎笑開了花。
若不是礙着衆将都在面前,真想放聲大笑一通,如此才能釋放出心中的喜悅。
為了保持君主的威嚴,劉辯隻好生生忍着笑意,幾乎到了快要憋出内傷的地步。
當然,各路諸侯及手下的猛将們可不是平頭百姓,也不是自己的部曲下屬,想要再靠簡單的褒獎,空頭支票般的許諾,廉價的賞賜……這些以前的手段來獲得他們的愉悅點,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劉辯卻還有另外的一個辦法,那就是仇恨點!
既然不能讓你們感到愉悅,那就讓你們感到仇恨吧,寡人要咒罵你們,污蔑你們,诋毀你們,總之盡可能的讓你們感到仇恨,反正你們這個聯盟即将土崩瓦解,老子又怕什麼?
早晚都要刀兵相見,難道不是嗎?
實在不行,老子趁着袁術不備,一把大火燒掉聯軍糧倉,估計仇恨值瞬間就會爆表,弄不好一下子就會收獲七八百個仇恨點,甚至破千都不在話下。
到時候七八個牛人一下子來到自己麾下效力,老子還會怕你們這幫絕大部分都是渣渣的聯軍?
一下子出來七八個牛人,那是什麼概念?
劉辯甚至在掰着手指頭幻想,嶽飛、陳慶之、戚繼光、鄭成功、徐茂公、李靖、韓世忠、薛仁貴,再來一個李存孝這樣的猛将,全部出現在自己的麾下聽令,這分明是逮誰滅誰,虐誰誰死的節奏啊!
當然,以上隻是劉辯的幻想,是劉辯心中美好的願望,到時候會不會這樣幹,現在說不準,隻是先讓自想象一下美好的畫面。
劉辯在心裡是這樣打算的,隻要能賺到愉悅點,就盡量不要仇恨點。
比起仇恨來,還是愉悅讓人舒服一些,除非到了逼不得已的地步,才能把獲取仇恨點當做最後的目标。
不過,對于敵人那就得另說了。
譬如呂布,兩軍交戰之前,自己可以出來大聲的罵他“三姓家奴”,也不知道這個詞從張飛的嘴裡吐出來了沒有?
如果沒有的話,估計呂布這10個仇恨點就算插上翅膀也跑不掉了,隻是這厮的赤兔馬太快,自己一定要躲得遠遠的,萬一惹惱了這夥計,拼了性命要虐死自己,那就慘了!
到時候,自己身後的秦瓊、魏延、周泰、衛疆等人聯袂阻擊,不知道能否擋住這個霸王之後最強男人的攻擊?
倘若擋不住的話,也不知道劉大耳身後的那兩個基友兼義弟,會不會出來助戰?
還是眼看着自己被呂奉先追的屁股尿流?
“哎呀……猛将還是不夠呀,在去虎牢關與呂布會面之前,一定要再召喚到一員猛将,這樣才能安心啊!
”
劉辯一手捏着下巴,凝神沉思,貌似在思考劉伯溫說的話,其實滿腦子裡想的都是呂布的身影。
至于為什麼沒把另外兩位當世準一流的武将甘甯和穆桂英計算進去,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看家,老巢總要留下大将鎮守吧?
要想成就霸業,隻管前不顧後怎麼能行?
“發兵中原,會盟諸侯!
”
拿定了主意,劉辯終于從無限的遐想中回過神來,握緊雙拳,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在關東聯盟瓦解之前,自己一定要去會會他們。
否則,等各路諸侯做鳥獸散了,再想這麼大規模的攫取愉悅點,還不知道要等到哪個猴年馬月呢?
聽說要去虎牢關戰呂布,秦瓊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将手指關節攥的啪啪作響:“久聞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次去中原,某一定要和呂布分個高低,也要讓我的‘忽雷駁’與這厮的赤兔馬分個高下!
”
“叔寶将軍不可大意,這呂布威震天下,諸侯退避,群将膽寒,想來絕不是浪得虛名之輩,決不可力戰,隻能智取!
”劉伯溫手搖羽扇,小心謹慎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哈哈……軍師多慮了!
”
秦瓊爽朗的一笑,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在瓊看來,關東聯軍之中能稱的上猛将的也就隻有河北雙雄顔良與文醜,還有江東猛虎孫堅,其他人都是插标賣首之輩,不值一提也!
”
對于秦瓊所言,劉辯并沒有吱聲。
現在的桃園三兄弟還沒有顯山露水,論名氣不一定比廖化大,更不用提隻是公孫瓒麾下一介偏将的白馬趙子龍了。
秦瓊不知道他們的實力,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到了戰場之上,自己再提醒秦瓊多加注意就是了。
經過了将近一個時辰的軍議,在文武幕僚的群策群議之下,經過劉辯的拍闆,最終達成了進軍中原,會盟關東諸侯的戰略。
主意拿定了,接下來就是兵力部署。
劉辯的兵力布置如下,目前在吳縣屯駐了兩萬七千人馬,在金陵屯駐了七千人,合兩郡之兵力總計三萬四千人。
在與劉繇關系惡化的情況下,肯定不能傾巢而出,至少得留下與劉繇軍相當的兵力防禦疆土,才能确保萬無一失。
又與衆人商議了一番,決定建業郡的兵馬不動,由穆桂英與廖化繼續統領,負責整個建業郡的防禦。
從吳郡的人馬中抽調兩萬人渡江北上中原,剩下的七千人留下來拱衛吳郡。
在劉辯與劉伯溫看來,雖然吳郡、建業兩地的局部兵力不及劉繇,但在總兵力上卻能與之持平,足以抵消劉繇軍的威脅。
更何況,在丹陽的西、南兩個方向還有甘甯、李嚴的接近兩萬人馬,如果劉繇膽敢輕舉妄動,就算主力大軍在中原未還,剩下的人馬也完全有能力将劉繇圍而殲之,隻要劉繇有膽量敢主動挑起戰事!
為了讓各郡人馬接受統一調度,避免出現各自為戰的情況,劉辯又發布一道诏令,任命穆桂英為鎮軍中郎将、大都督,持節總督建業、吳郡、豫章、鄱陽四郡的所有人馬,自偏将以下,有權先斬後奏。
身為君主卻要跑去前線打仗,後方必須交給最可靠的人,目前來說,還有誰能比穆桂英更讓劉辯信任?
當然,穆桂英也的确有統率三軍的能力,這也能讓劉辯拍着兇膛,大言不慚的說一聲“舉賢不避親”。
一番調度之後,大的戰略框架算是完成了,唯一讓劉辯有些擔憂的是吳郡的防禦。
狄仁傑的治國才能沒的說,但在統兵上就稍微差了一些,而李元芳也隻是個輔助性的人才,顯然不具備獨當一面的将才。
在孫氏一族心生怨恨的情況下,在與劉繇漸生嫌隙的情況下,吳郡的防禦容不得一絲馬虎。
掃視了一下兩側的武将,秦瓊、魏延、周泰、花榮、淩操一共五人,甚至把衛疆也算上,不過才六個人。
況且淩操、衛疆都沒有獨擋一面的能力,甚至周泰和花榮都不具備,應該留下誰來統兵,協助狄仁傑防禦吳郡呢?
“留下魏延還是秦瓊呢?
”
劉辯雙目微閉,陷入了沉思。
這趟去中原,可不比打山越、攻嚴白虎,無論是硬扛西涼軍,還是與諸侯發生了沖突,都是一等一的硬仗,到時候還要依靠秦瓊與魏延呢,留下誰都會削弱本方的實力,但是不留下一個守衛吳郡,又讓人不放心,該如何是好呢?
就在劉辯陷入兩難之時,守門的侍衛突然來報:“啟禀殿下,有人自冀州而來求見,請大王示下?
”
“自冀州而來?
”劉辯的雙眸頓時一亮,“來的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