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訂單到了最後的磋商階段,在經過了一番計算之後給出了18oo萬美元一架的電傳版閃電戰鬥機報價,這樣一來就使得每架閃電戰鬥機都會在原有的15oo萬美元基礎上增加3oo萬美元,埃及總共采購15o架飛機就需要27億美元。
網≯≯
但這個時候好就好在這次的閃電戰鬥機是願意出售給埃及生産線,項目前二十架由巴航提供所有零部件在埃及進行組裝,中間的三十架開始逐漸增加埃及本土化生産的比例,最後的1oo架閃電戰鬥機則是按照埃及國産化5o%的要求進行生産,綜合下來之後,整個項目埃及隻需要25億美元就能完成機隊的采購。
暫時看起來好像僅僅隻是節約了2億美元,而後期的生産線磨損、維護恐怕都不止這點兒錢,但是人就要看長遠一些,在埃及國産5o%的零部件之後,以後維修的時候就可以方便很多的,雖然有些關鍵部件還是需要進口,但把閃電戰鬥機的全壽命周期花費算進來之後,這就又要大大地節約一筆資金。
“那麼,這次的項目就按照這份合同上面的規定大體定下來,簽下了項目訂單之後,隻要第一筆資金到賬,我們就能夠馬上開始必要的機械加工設備、工裝形架的采購和生産工作,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兩條閃電戰鬥機的生産線處于生産之中,所以埃及完全不用擔心這會不會出問題。
”
能夠快的完成多方合同的協商,主要就在于這邊中航西南和諾思羅普的高效率,一斤雙方的共同努力。
之前關于電傳飛控的問題在得到了楊輝的指示之後,謝連就同諾斯羅普那邊取得聯系,到最後還是決定由諾斯羅普那邊提供電傳飛控系統,而中航西南這邊将得到每套飛控系統1oo萬美元的盈利抽成。
整個埃及項目中,不僅是飛控這邊由諾斯羅普負責,甚至在生産線新建項目中,所需要的機械加工設備也交由諾斯羅普一手操辦,從美國采購齊備之後再運到埃及來進行安裝,中間不經過共和國嗎,自然也就不用管什麼巴統協議了。
能做出這麼多的讓步,則是因為諾斯羅普保證他們将在美國國會揮自己影響力,保證美國不會在這次埃及的閃電戰鬥機采購案中指手畫腳,并默認埃及這次的軍事裝備采購計劃,并且以後還會利用諾斯羅普的渠道來幫助推銷閃電戰鬥機,這同樣也包括閃電一開始想都不敢想的歐洲訂單。
至于說諾斯羅普保證将會在歐洲國家努力推銷閃電戰鬥機靠不靠譜,歐洲國家會不會因為這款飛機的出身而有所顧慮,這個一時半會兒還真的是說不清。
但有一點是肯定可以保證的,比如像電傳版閃電戰鬥機這種高端貨,要是由巴航空工業來進行生産的話,至少這款飛機所需要共和國提供的部件大概隻有不到1o%的比例,畢竟就連渦扇1oa動機在這之前都确定了是可以在巴西的動機合資工廠進行組裝生産,那麼其他的零部件巴航能夠生産多少出來,這一點自然就不用懷疑。
到時候若是再給電傳版的閃電換裝一台尺寸大小差不多的歐美系先進中推渦扇動機,搞不好以後巴航生産的閃電戰鬥機就不需要共和國這邊提供零部件了。
不需要提供零部件是一回事,但巴航也僅僅是授權生産而已,在生産許可證的盈利中還是有中航西南的份兒,再加上中航西南本來就持有35%的巴航工業股份,到時候巴航工業辛辛苦苦賺的辛苦錢還得要由中航西南分走好大一部分。
可以說,就算以後閃電戰鬥機展到不需要中航西南提供零部件,但中航西南依舊可以大把大把的在這個項目中撈錢,不同之處僅僅是以後國内的重要零部件訂單會減少一些,賺的不會太多而已。
反正到最後還是那句話,有了諾斯羅普這邊鼎力相助之後,或許原本就沒有考慮過的歐洲輕型戰鬥機市場也能夠對閃電打開,雖然出售給歐洲國家的高端閃電戰鬥機,中航西南賺得不會太多,但這也總比之前一分錢都賺不到要好。
再者,要是能夠從歐洲把訂單搶到手,那麼原本F-16、幻影、Jas-39的訂單肯定會有所減少,而打擊敵人就是有效地增強自身,這更是何樂而不為啊!
再加上閃電一旦能夠進入歐洲服役,帶來的名氣提升那就更是不可估量,從此也能一擺之前**絲形象,算是有了高大上的身份。
也還别說,就在埃及正式宣布了采購15o架電傳閃電戰鬥機之後,引起的轟動是一點兒也不小。
先是巴西和泰國海軍方面,這兩方在聽說了閃電戰鬥機可以輕松改為電傳飛控,并且能獲得巨大的性能提升之後,關于是不是要在艦載版閃電戰鬥機上面也采用電傳技術的讨論很快就開始了,畢竟這艦載戰鬥機本來就不多,是必須要盡可能以最好的技術來制造,采用電傳飛控也是理所應當。
同一時間,歐洲各國的也又了各種想法,一些北歐、南歐則開始尋思這款閃電戰鬥機到底性能幾何,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它,畢竟這個時候的蘇聯已經解體,整個歐洲的軍事壓力都已經大大地緩解,考慮一款多用途戰鬥機确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問題是這款飛機就算采用了電傳飛控之後,性能好像也還是有些不足啊!
特别是動力系統方面......
關于這些歐洲國家的想法,中航西南、巴航、諾斯羅普三方自然都是不知道的,但這個時候距離92年的範堡羅航展也沒有幾個月,在98年之前的範堡羅航展都是9月的第一周舉辦,現在也不過僅僅是7月初而已,或許兩個月之後的航展上面可以順便咨詢一下吧!
同樣是92年七月初,在太平洋的東西兩岸各自生了一件關乎兩國航空工業的大事,先就是遠在共和國西南腹地的殲-18多用途戰鬥攻擊機第一架工程機下線,最後很快的就被打包困成粽子一樣,裝車開往了新建成了貴羊航空工業園的一處重點試驗區,開始了緊鑼密鼓的靜力試驗,而同樣在生産線上面的第二架工程試飛機也有了77%的建造進度,預計在1o月才能夠下線。
若是第一架靜力試驗機在測試中沒有問題的話,年底的12月份或許還能夠趕上飛,若是靜力試驗中現飛機有結構設計問題,飛肯定就要推後到93年才有可能。
但不管怎麼說,共和國的這款dsI進氣道版本的級大黃蜂殲-18終究有了一架工程機下線,整個參與項目的設計制造隊伍也終于可以看到這款飛機到底是長什麼樣。
不管如何,太平洋這邊已經先一步把紅色級大黃蜂給制造了出來,雖然沒有正式對外公布,但是這款飛機的大緻數據在國内外的相關人士眼裡還不算是多麼神秘,比起1o号工程來說就算是公開了很多東西。
(未完待續。
)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