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長安菜市場。
男女老少近百人,背上插着斬立決木牌,跪在刑場的高台上。
一個個身穿大紅色長袍,虎背熊腰,肩扛鬼頭大刀的劊子手站在他們身後。
菜市場周圍水洩不通,都是前來看熱鬧的人。
大唐貞觀年間,朝廷有新規,所有犯人都是秋後處斬,午時三刻行刑,因此每到秋季,菜市場總是人滿為患,行刑的犯人排隊都排到立冬了。
今天這一場卻是插隊的,滿門抄斬!
監斬官是刑部侍郎崔仁師,身着三品朝服,面無表情,如木偶一般坐在臨時的公堂之上,兩旁有人為他搖着扇子。
“大人,時辰已到。
”
崔仁師暗中長歎一聲,抓起令牌準備抛出,忽然,聽得犯人中有人高呼:“刀下留人,小人冤枉!
”
唐貞觀年間,太宗皇帝李世民,史稱千古一帝,太宗皇帝有令,但凡刑場喊冤者,需重審,如果重審确實屬于無理取鬧者,改判淩遲處死。
崔仁師吃了一驚,張家滿門抄斬,乃是太宗皇帝聖裁,禦口直判,怎麼可能會冤枉?
但大唐律法如此,有人刑場喊冤,隻能暫緩執行。
“将喊冤之人帶上堂來。
”
刑場跪着的兩名老者驚疑的瞪着那名喊冤之人,卻發現是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不由長歎一聲:“唉,這是何苦來哉?
”
崔仁師看着堂下跪着的少年,一拍驚堂木道:“大膽刁民,你有何冤情,還不快快道來。
”
“大人,我等在學堂讀書,無緣無故被拉到這裡來砍頭,你說冤不冤?
”
“大膽!
張公略身為禦醫院院長,不能為皇後解除病痛,聖上大怒,着令滿門抄斬,你身為張家子孫,何冤之有?
”
“大人容禀,祖父張公略确實是太醫院院長,但并不是醫聖傳人,在下才是醫聖嫡傳弟子,張公略不能治愈皇後娘娘之病,理應由我醫聖嫡傳弟子前往診治,如果在下不能治,甘願受淩遲之刑!
”
“黃口小兒,你有把握治愈皇後娘娘之病?
”
“沒有!
但是如果連在下都不能治愈的話,相信天下無人可治。
”
崔仁師看着這個隻有十二三歲的少年,臉上充滿着自信,猶豫了。
“大人,不知是皇後娘娘的病重要還是殺人重要?
”
“好,傳令,将張氏一族,押回天牢。
”
張氏一族八十多口被押回天牢,崔仁師把這少年帶了出來:“小子,你這就随我一起,進宮面聖。
”
“大人,還請允許在下先沐浴更衣。
”
“大膽,皇後娘娘命在旦夕,你還有心思沐浴?
莫非是想拖延時間?
”
“大人,剛才那什麼炮一響,小人一是沒忍住,拉在褲子裡了,這樣進宮,隻怕.......”
“罷了,來人,快些帶他沐浴更衣。
”崔仁師急忙用手掩住鼻子,揮揮衣袖道。
匆匆忙忙的沖洗了一番,換了一套幹淨的小厮服飾,看上去順眼多了。
****
“下跪何人?
擡起頭來。
”唐太宗聽說有人刑場喊冤,心中不悅。
“醫聖張機第三十七代傳人張小霖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小霖一擡頭,看見正面坐着一個中年人,身着金黃色龍袍,一連莊嚴,不怒自威,不禁心中一緊,天啊!
這就是曆史上的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嗎?
張小霖怔怔地望着這個高高在上,一臉威嚴的帝君,禁不住思潮翻滾。
此時的張小霖,已經不是張府裡那個弱不禁風,貪玩淘氣的小男孩了,就在剛才,太監一聲“時辰到了”,追魂炮一響,張小霖吓得大小便失禁,魂魄出竅,活生生吓死在刑場上了。
此時,一個魂魄穿過時空,鑽進張小霖的體内,瞬間奪舍成功,他本是二十一世紀華夏國一名普通的外科醫生,也叫張小霖,是西安一個小鎮衛生院的外科主治醫師。
他畢業于首都醫學院,實習的時候深受教授喜歡,被認為是本屆醫學院最有潛力的外科實習醫生,可由于出身農民家庭,沒有任何背景,畢業後最終隻能在家鄉衛生院找了一份臨時工作。
衛生院主治醫生已經屬于中堅力量了,正常值班時隻看外科病,晚上值班或碰到急診,不論内科外科婦科兒科,都要上,一個衛生院主治醫師就那麼兩三個,所以分工不是很明确,正因為如此,也逼着張小霖有空的時候不得不鑽研外科以外的各種疾病,包括中醫中藥的研究。
張小霖愛好廣泛,唱歌跳舞,上網打遊戲,看小說,還喜歡研究一些古玩之類,生活倒是很精彩,就是工資不高,三十好幾了還是單身一個。
這次也活該張小霖倒黴,周日沒有值班,自己在古玩市場閑逛,忽然看到一根竹片,很黑很老的樣子,便拿到手上,上面模模糊糊寫着三個字,張小霖都不認識,便用手指在竹片上刮了刮,沒想到一根竹刺居然刺破他的手指皮膚,頓時,竹片化作一道金光,射入他的額頭,龐大的記憶轟入他的腦海。
他本是一個身體孱弱的普通凡人,如何承受得了如此龐大的記憶?
差點便魂飛魄散了。
幸虧竹片乃是靈器,保護着他的魂魄,居然鬼使神差的找到了這麼一個剛剛魂飛魄散的身體,直接鑽了進去。
迷迷糊糊睜開眼睛,居然發現自己被反綁着雙手,背上還插着一塊木牌,看看周圍環境,也不像是拍電影,好在平時看的網絡小說比較多,頓時明白,自己穿越了!
使勁搖了搖頭,用牙齒咬了一下舌頭,确認不是夢裡。
這是,原身體主人的記憶也開始慢慢的融合進來。
原來,自己居然是醫聖傳人,老家本在長沙郡一個小集鎮。
長沙一帶,五裡一圩,十裡一鋪,所謂圩,說白了,便是一個小集鎮。
相傳東漢末年,關羽在距離長沙不遠處駐紮,由于水土不服,士兵竟然感染了痢疾,而且很快流傳開了。
時任長沙太守的張仲景聽到消息,遣人送來了專治痢疾的丹藥,治愈了三軍将士,後來,劉備稱帝,想起此事,便在當年駐軍的小集鎮,賜名:聖圩,并題寫了“文官至此下轎,五官至此下馬”的石碑。
張仲景後代便在此地安家落戶,世世代代集居于此,而醫聖的醫術也得以傳承下來。
唐太宗上位以後,廣納賢才,張小霖的祖父張公略因醫術出衆,被選為太醫,後來又治愈了不少宮中皇家疾病,升為太醫院院長。
張家也因此舉家搬遷到了京城長安。
這次因為長孫皇後突發急症,腹痛,群醫束手,張公略懸絲診脈之後,診斷為腸癰之症,按照醫聖傳承,開了一副桃仁承氣湯,不料服藥之後,非但沒有效果,反而加重了病情,長孫皇後也因腹痛劇烈,昏了過去。
太宗皇帝大怒,大罵張公略乃是庸醫,當即下旨,滿門抄斬。